黄华华调研要求抢抓机遇加快水利建设保障春耕用水
昨日(2月11日),省长黄华华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水利工作、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问题到省水利厅进行专题调研。黄华华先后察看了省水文局水环境监测中心水质实验室、省水动力学应用重点实验室、省水电设计院专业设计部门和省三防办,详细了解我省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管理工作情况。在听取了省水利厅的工作汇报后,黄华华作了重要讲话。副省长李容根参加了调研。
黄华华指出,近年来我省水利工作措施准、力度强、亮点多、成绩大,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突出体现为“实、大、强、快”四个字:一是三防工作抓得实。坚持把水安全摆在全省水利工作的首位,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在去年抗御历史罕见的严重台风洪涝灾害中,精心组织,科学防御,取得了“无一座水库垮坝、无一条大堤围溃堤、无群死群伤事件发生”的重大胜利。二是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大。
2003年以来全省对水利投入达711亿元,其中省财政投入189亿元,正逐步形成具有一定抗御能力的防洪除涝体系和较强调配能力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为全省改革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水安全保障。三是水利管理能力强。不断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完成了全省水功能区划工作。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四是水利改革步伐快。全面完成了列入国家改革范围的710个水管单位改革任务。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相继成立省流域管理委员会和韩江、东江、北江、西江流域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强了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
黄华华强调,水利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水利工作,既是有效扩大内需、促进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希望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清醒认识新形势下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省委提出的“三促进一保持”的要求,牢牢把握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省扩大投资的重大机遇,加大力度,乘势而上,完善水利发展新思路,创新水利发展新机制,推动水利发展再上新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利基础支撑和保障,具体做到“六个强化”:一是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我省正面临进一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得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要把加快水利设施建设作为今年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突出抓好三个方面:其一要加快推进293宗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77宗大中型和1200多宗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其二要加快推进湛江雷州青年运河和高州水库两大灌区改造、乐昌峡水利枢纽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确保2010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其三要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力争今年再解决350万人左右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到2011年全面完成1645.5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工程建设任务。二是强化防汛防旱防风工作。当前特别要抓紧抗旱工作,切实加强旱情监测预报和水资源统一调度,注意蓄水保水和提水,千方百计确保春耕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需要。与此同时,要抓紧防汛准备,牢牢抓住防汛和防台风工作的主动权,做到早研究、早准备、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三是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要建设全省水资源管理实时监控体系,建立水资源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并将水资源保护纳入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考核。四是强化水利管理。要加强对水库和河道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盗采、超采、滥采河砂和非法占用河道等水事违法行为。五是强化水利改革创新。重点要深化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财政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并积极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加快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筹资的水利投入机制。六是强化水利干部队伍建设。要大力弘扬“忠诚、为民、科学、务实”的新时期广东水利人精神,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