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网站

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成人网站 > 成人网站动态  > 成人网站头条

我国科学家编撰完成世界首部植物染色体图谱

时间:2009-01-04 00:00 来源:新华社
字体 分享到:

    新华社天津1月3日电(张建新、平扬)世界上首部植物基因组染色体图谱日前由中国科学家编撰完成。这部书收录了1978年-2008年我国各地近4000种经济植物的基因组染色体资料,其中珍贵野生物种年龄超过5000岁。

    这部名为《中国主要经济植物基因组染色体图谱》的图书由国家科学技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科学出版社出版,南开大学教授陈瑞阳等编著,为栽培植物的杂交育种和起源进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据介绍,这部书共5册,分别绘制了我国果树及其野生近缘植物、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园林花卉植物、竹类、药用植物的染色体图谱。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美籍华人徐道觉主持,花了10年时间出版了一部世界动物染色体图谱。如今,首部世界植物染色体图谱终于问世。

    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基础研究领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结构具有种的特异性,是遗传学、细胞生物学、进化生物学、分类学的重要基础。

    这部书的作者、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瑞阳说,我国是世界上栽培作物最早和最大的起源地,至今在全国各地还生长着很多珍贵的栽培作物野生祖先及其近缘植物,如野生大豆、野生稻、野生茶和各种野生果树等。

    课题组成员历经30年跋山涉水采集并研究整理,汇集成这套染色体图谱。书中基本涵盖了我国所有栽培作物及其野生植物和近缘植物的染色体资料,不仅彻底扭转了我国植物染色体研究的落后局面,赶上了世界发展水平,而且从染色体水平对我国苹果属、梨属、柑橘属、茶属、大豆属、小麦属、大麦属、玉蜀黍属、棉属、狗尾草属、菊属、半夏属、黄芪属、柴胡属等主要栽培植物的分类、起源、进化提出了新认识,从细胞水平对起源于我国的栽培作物提供了佐证。同时,新发现了271种具有重要经済价值和科学意义的多倍体、多倍体复合体和细胞型。

    据了解,这些野生植物大多生长在人烟稀少的原始地带,采集和研究过程十分艰苦。“柑橘祖先或野生近缘种红河大翼橙生长在云南省的一个边远山区,从昆明出发,开车一周才能到。又如,云南的野生茶树生长在西双版纳靠近缅甸的大黑山原始森林里,无路可走。我国有3种野生稻分布在海南岛和云南的边远山区,找到这些珍稀植物是很难的,没有相关科技工作者和当地人员协助几乎无法完成。”陈瑞阳说。